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,好莱坞大片《爱乐之城》(La La Land)席卷全球,叫好又叫座,不仅大小奖项囊括无数,票房更是高得惊人。

2月14日情人节当天,电影在此间上映,我偕内人前往观赏,注意到英文的对话里迸出了熟悉的“上海”,而且还出现两次。男主角塞巴斯蒂安(Sebastian)说:“It’s not my fault! I got shanghaied!”(不是我的错!我是被迫的!)。男主角的妹妹劳拉(Laura)说:“You didn’t get shanghaied! You got ripped off!”(你不是被迫的,你被骗了!)。

名词怎么变动词了?“上海”怎么变成“强迫”了? 地名就是地名,词类转换,一般只转作定语,修饰其后的名词,词义引伸,多半转指具有该地特色的人、事、物。地名转作动词极其罕见,在中国地名中应属孤例,“上海”作为英文的动词,意为“强迫”,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
事实上,英文的“上海”转作动词,此用法由来已久,只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熟悉。借着电影的热潮,这个动词的上海走进了大家的认知世界,然而作为普通英语词汇的动词shanghai,究竟与这座城市有何关联?

我手机里安装了《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》第2版的APP,打开APP,键入小写的shanghai,首先跳出的是大写的Shanghai,词条精简介绍了上海的地理、人口与历史,重点提到了1842年的开埠、二战前的租界、以及1921年党的成立,宛如微型百科。

屏幕右下角显示了小写的shanghai,点击之后,画面切换到作为普通词汇的动词。几个意思依“先核心义、后引伸义”的顺序排列:先是历史上的“强迫(某人)当水手”,后是当代口语的“强迫”或“诱骗”。在这个“强迫”、“诱骗”的义项底下有条例句,“Brady shanghaied her into his Jaguar and roared off.(布雷迪把她骗入“美洲豹”车后疾驶而去)”,情节似曾相识,不免让人联想到今年6月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的被绑架案。

令人费解的是,上海怎么背了黑锅,扯上了强迫人去干水手的这个勾当?词典APP的词源点到为止,只说这个小写的shanghai “源自上海”(from Shanghai),然而真相究竟为何?

坊间不乏这方面的趣闻轶事,内容曲折故事精彩,上网一搜,版本纷呈,我们看得云里雾里。哪个是真实的历史?哪个是加油添醋的民间传说?

英语的词源研究向来做得全面深入,小写的shanghai是个英语单词,英语世界权威的《巴恩哈特词源词典》(Barnhart Dictionary of Etymology)对此有录。该词典博征群说,去芜存菁,抽丝剥茧,反复论证,最后总结浓缩成一段文字,成为词典的词条。

真相或许是:小写的shanghai源自美国英语,于1854首度见诸文献,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迄今逾150年。至于上海缘何得有此义?词典推测,原因极可能是彼时美国前往上海淘金的远程轮船严重缺工,船东只好不择手段,绑架年轻的男子上船当水手,以填补所需之人力,久而久之,作为跨洋西行主要目的地的上海,就成了“绑人干水手”的同义词。语义引伸,渐渐地,“绑人干水手”也扩大解释为“绑架”、“胁迫”,甚至转指“诱骗”。

《巴恩哈特词源词典》关于小写shanghai(强迫、诱骗)与大写Shanghai(上海)之间关系的见解,也得到了许多大型权威英语词典的共鸣,因此除非有撼动性的新证据出现,否则不妨将此视为当前学界的共识。

如此看来,英文的动词shanghai之所以会有这些负面的意思,实乃源自当时美国船东的蛮横恶习,万里之遥的上海反而蒙受了不白之冤。而上海这座城市则展现出她的包容与大度,不跟英文一般见识。

有趣的是,大写的Shanghai不仅是“上海”这个地名,还可作为英文的普通名词,指的是原产浦东的“三黄鸡”,据传是上海开埠后由洋人引介到西方去的。英文另有一个小写的普通名词shanghai(弹弓),此乃澳洲与新西兰用语,不过本质上与上海这座城市无关,或源自苏格兰的方言词汇shangan(一端分叉的木棍),再受Shanghai(上海)拼字的影响讹转而成。此二者最早均出现在19世纪中叶,多本大型权威的英语词典都有收录。

170多年前五口通商,上海开埠。作为地名拼音的Shanghai,也因上海独特的地位与影响力,从19世纪中叶开始,就对英文词汇有了些许的贡献。风水轮流转,当时到上海,美国船东需要迫人就范,而现在到上海,当事人多是心甘情愿,甚至争先恐后,意欲抓住中国崛起的契机,搭上这班中国梦的顺风车。

此一时也,彼一时也。

(曾泰元,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、原系主任,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)

  • 微信或QQ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