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给大家带来隋唐时期科举的形式很多,为何只有进士科最受推崇?的故事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一起看一看。

在科举制度史上有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的说法,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?如果从字面理解倒也不难,但这里面涉及到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,想要一两句话说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。

科举制度创立以后,有一个不断发展、完善的过程,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科目。大体而言,考试科目主要分为常举(也称常科、贡举)和制举(也称制科、特科)。常举是指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,相对于常举而言,制举是由皇帝下诏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,目的是选拔各类特殊人才。

唐代制举科目很多,大约有上百个,其中较为重要的有“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”、“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”等,很多名臣多出其中,如裴度、杜牧、张九龄、颜真卿、白居易等。宋代的制科名目不多,取人亦不及唐。元、明不设制科。清代虽有制科之设,但在科举制度中已不重要。

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常举。常举科目,隋代有秀才、进士、俊士、明经四科。唐初多因隋制,唐太宗以后有较大的发展,增设了明法、明字、明算等科。俊士科在唐初即已废除,秀才科在唐高宗时被停废,至玄宗时又恢复,但无及第者,从天宝初年开始,“秀才”不再是常举科目,而作为“特荐”。

明法、明字、明算三科,旨在选拔明习法令、文字训诂及数学方面的专门人才,应试与及第者都不多,社会影响亦不大。在唐代的科目中,最主要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。

最初,明经只是指通两经者,其后又增加了五经、三经、学究一经等名目,至贞元年间,又创设了开元礼科、三礼科;长庆年间又创设了三史(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)科、三传(《春秋左传》《穀梁传》《公羊传》)科。

虽然明经所包括的科目最多,取士人数也最多,但远没有进士科受人尊重。每开科场,录取进士在二三十人,而录取明经则可达百人。五代时人王定保曾总结说:

“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,盛于贞观、永徽之际,缙绅虽位及人臣,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,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。其推重者,谓之‘白衣公卿’,又曰‘一品白衫’。其艰难者谓之‘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’。”

这里谈到了进士科的地位之高及登科之难,所谓的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,意思是说,明经登科容易,30岁被录取已显老了,而进士科及第难,所以50岁进士及第也算是年轻的。

进士科在唐代备受尊崇,同时在社会上影响甚大,这是因为进士及第者,他日可望至公卿,故有“白衣公卿”之称。实际上,很对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,如王勃、王维、颜真卿、白居易、韩愈、柳宗元等,因此后人称进士科为“将相科”。

宋初承唐制,常举科目主要有进士、明经、诸科,其中诸科中又包括九经、三礼、三史、三传、学究、开宝通礼、明法等科。神宗熙宁四年,王安石改革科举,罢明经诸科,专以进士一科取士。其后,常举实际已成为只有进士一科了,这是科举史上的一个重要变化。

科目的划一,反映了取士标准的划一,有利于实际操作。元、明、清相沿不改,因科举考试只有一科,故不再称进士科,而称“文科”,以区别于“武科”,其录取者仍沿旧习称“进士”。

在科举时代的1300多年中,只有进士科是贯穿始终的,而且在三分之二的时间内,其他常举科目皆废,只有进士一科取士。到了宋代以后,对所有读书人来说,科举最终就是要考取进士而已,登科已无难易之别,所有人都在同一起点,向着同一目标拼搏,那就是金榜题目,获得进士及第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  • 微信或QQ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