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灵帝为何不采纳忠臣良将的意见,及时消灭太平道?这是因为当时的忠臣良将确实太少,并且东汉朝廷视黄老思想为国家思想,太平道被朝廷认可为,成为了辅助朝廷教化百姓的“善道”,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。

张角创立的太平道,得到朝廷的默许后迅速席卷天下、遍地教众。十余年间,众徒数十万,连结郡国,自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荆、杨、兖、豫八州之人,莫不毕应。遂置三十六方。方犹将军号也。大方万余人,小方六七千,各立渠帅。这俨然一副严密的宗教组织样子,张角是皇帝,三十六方渠帅为分封的实权诸侯,是东汉刘氏天下的国中之国。

这个消息满朝皆知,毕竟这事涉及之人达到数百万,不走漏风声被人等作发财路子报告官府是不可能的事。后来者的视角看,情况已经十分危急,东汉王朝已经达到大厦将倾的地步,但朝廷内部还是大致分为两派:一派是以皇帝为首,无视太平道的威胁;一派是屡次上书提出应对太平道危机策略的大臣们。最终决定是谁敲定的?皇帝。

皇帝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,谁斗得过。提出要果断剪除消灭尾大不掉的太平道的大臣寥寥无几,呼声极小,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太平道的存在和作为。

汉灵帝光和七年(公元184年)黄巾起义爆发,在此次波及天下的宗教叛乱的前两年时间,各地叛乱的凶讯不断传至中央,皇帝和朝廷诸公丝毫没有警觉,觉得有什么不对,认为这不过是和往年一样的情况,便没有过多关注,自顾自地设宴作乐。

民间图谶有所预言:济阴言黄龙见句阳,金城言黄龙见允街。这事会让东汉统治者们警觉,但也能造势,为后来起义提高法统性、天命性和熟知度。各个阶层都或多或少嗅到了太平道黄巾军的“不对”(或者说是神奇),天下大乱就在眼前。

数万百姓景从看太平道之“黄人”,地方官府没有阻拦,中央朝廷没有注意,足见其人心所向和朝廷的疏忽大意。有警惕的朝廷官员不是没有,而是声音不大、不被重视。有识之士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,他们提出的解决措施非常不错,避免了大动干戈、动荡国家的情况:派官员遣送黄巾信徒归乡,再消灭各部渠帅。

这办法很好,但是没人用,这本该是掐灭黄巾叛乱火焰的最佳机会。奏折汉灵帝读了,深表赞同,但还是没有采取措施应对。黄巾起义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再任由其壮大发展,这东汉王朝就再无抵抗能力,只能一味依靠地方豪强军队。

民怨在沸腾,走向太平道所期望的地方。整个京城和皇宫都已经漏成一个筛子,以前是统治阶层不想动太平道,如今是整个朝廷十之八九的人不愿意动太平道,京城的十常侍,地方的州郡长官,都在帮忙隐瞒,不让严重的消息上达天听,皇帝因此不能及时作出反应,国家机器不能运转起来对付这个即将爆发的宗教势力。不仅州郡长官信奉太平道,其下属也是信任的,担心自己报上去为太平仙人招来祸患,被冥冥中的苍天报复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  • 微信或QQ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