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军入关是以其八旗军勇猛强悍而做到的,但清朝建立后没多少年,清军就糜烂得毫无战斗力了,到清晚期,打个白莲教起义都得花个一年半载,打太平天国更是用了十多年。并非这些白手起家的反抗者有多厉害,纯粹是清军自己太差了。

清军是怎么打仗的?讲出来让人喷饭。民国着名教育家马相伯写过自己了解的清军战斗情况。他说,有一次曾国藩同太平天国的水师打仗,大胜,写了篇奏折为水师统领彭玉麟请功,里边说彭在两军决战甚酣的时候手执大刀,跳过贼船,斩了贼首。这个彭玉麟马相伯认识,是个穷秀才出身,身单力薄,又不是生长在江湖上惯于舟楫的人,怎么可能从战船上跳到贼船上去战斗呢?后来马相伯去问了几个淮军已经卸职的军人,对方给他讲了很多淮军打仗的方式:两军在相距三里以外,便拼命骂阵,官军骂长毛(太平天国的士兵)为“贼”,长毛骂官军为“妖”,互相骂得声震天地。赶到越走越近的时候,只要哪一方有少数人胆怯了一点,跑了回去,其他人就会跟着往后退,于是敌方便乘机追过来,在后面杀几个落伍的士兵,这样就大获全胜了。然后封疆大吏的幕府中总有几个写奏稿的好手,妙笔一铺叙,俨若一场血战!

即便如此,淮湘军已经是清军里最有战斗力的了,绿营兵(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)就更惨不忍睹。有人记述当年清方钦差大臣、江南大营统帅向荣麾下的绿营兵跟太平军作战的情形,说大战之前,将帅宣布“明天要有五成人出营作战”,底下士兵就抱怨:“天气这么热,谁愿出去打仗?就去二成吧。”镇将无奈,连哄带诱,凑了二成。到夜里点名给牌时,有的出钱雇人替,有的声称肘有疖足生疮身上有癣之类的,总之是不肯接牌,到天明一整队,出来的人不足一成。这样一队人,光着膀子,脖子上绕着辫子,东先西后,三十、五十的乱七八糟地出发,参差走到城下,把兵器放在一边,坐地上抽烟,还跟城上的贼兵借火、聊天,聊到天大亮,又累又饿了,就站起来大呼狂笑喊杀,鸟枪里不放炮弹往天上开枪,并装腔作势地嚷嚷“开炮”。但闻嘭轰声,之后群呼曰“杀贼不计其数”……

据自称“江南大营来者”的亲历,这个与太平天国战争时甚被朝廷倚重的大营里,平时如一繁华都会,“处处梨园,时时令节,文恬武嬉,每日以观剧为事;菜馆数十座,味穷山海,其他凡可快心悦志者靡不毕集”。怪不得打太平天国打那么久,这么爽的打法,要是我也巴不得多打几年啊。

并不是当时所有的大战都是如此,这是被记录下来的几个侧面。历史是由无数碎片组成的,任何一个碎片也不能概括历史的全貌,但任何一个碎片都是历史的不能忽视的部分。历史也就是因为有这么多光怪陆离的碎片才有意思。

  • 微信或QQ扫一扫
登录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