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、银、铜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货币,但在流通过程中,这几种货币有一个极大的缺点,那就是不易携带,特别是在数额较大的时候。

直到宋代才出现纸币。当时的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水平最好的王朝。真金白银的数量完全无法满足朝廷和百姓的需要。为了防止金银的扩张,朝廷决定发行纸币来缓解这一问题。

古代的银票看似就是一张纸,想要制造出来,不仅烧钱,还烧脑。

第一:银票的材料。首先古人银票的材料不是普通的纸,和现在的人民币一样,他们用的是一种和特别的纸张,比如宋朝时期的是川纸,明朝时期使用的是桑皮纸,清朝时期使用的是高丽纸或者是白色台笺纸。那么我们就会发现,这些纸张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,就是很难去获得,在民间的市场上是基本看不到的,一般只有皇家才是存在的。

第二:银票上的图案。银票上有复杂的花纹图形,再盖上管理机关的红印,加盖黑色骑缝印,多种颜色套印,提高临摹的难度。银票做出来被晾干之后,根本分辨不清上面的颜色是如何组合而成的。

第三:银票更换周期快。在古代,银票的票版每1到2年就会变换一次,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银票被伪造的概率。这一版的银票被研制出来后,底版就会被销毁,假设你模仿出了一个底版,但是刚出来后就不能用了,你觉得弄得这个有什么用呢?

最重要的一点:刑罚很重。打击假币,中国历代王朝的一个基本手段,就是法律保障。南宋绍兴三十二年(1162)的《伪会子法》,明确制造假币要被处斩。元朝的纸币上,就印有“伪造者处死”的字样。到了明朝起更狠,不但伪造纸币者要处斩并株连九族,举报伪造者更是重重有赏,甚至连伪造者的财产都要赏给举报者。

  • 微信或QQ扫一扫
#, #
登录
发表回复